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和持续改善医疗服务的决策部署,着力提升专科护理服务能力与水平,强化护理质量精细化管理,切实改善患者健康结局,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于2025年8月20日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内科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了2025年武汉市“专科护理质量改善项目”典型案例现场展示与评审活动,全市101家医疗机构共200余名护理骨干到场观摩学习。

经前期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联合各区级护理质控中心组织专家评审,从上报的94个案例中择优遴选出34个典型案例进入本次现场评审。评审专家由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主任王莉,副主任付阿丹、刘新文、罗蔓、冯静、鲁铭,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分党委书记鲜于云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李素云,以及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秘书潘亚兰担任。

评审在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主任王莉的致辞中正式拉开序幕。王莉主任详细解读了评分标准及评审细则,指出本次评审既是对护理质量提升成果的集中展示,也为广大护理工作者提供专科护理质量改善专项培训的学习机会,更是推动护理服务提质增效的重要契机。她强调,通过此次评审与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旨在为各医疗机构护理骨干构建一个深化专业学习、促进经验交流的开放平台,期望与会人员以此为契机,主动查找自身不足、积极借鉴优秀经验,持续拓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切实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目标。

本次汇报会系统性梳理了涵盖各专科方向的34项护理质量改善典型案例。项目重点集中于围手术期患者精准管理、急救护理质量强化、老年慢性病持续管理体系构建及护理服务模式创新等专科领域。汇报者遵循质量改进的科学范式,从选题背景、目标设定、要因解析、方案实施至成效评估进行了全景式阐述?;惚ü躺疃热诤狭烁侍赝肌乩?、鱼骨图及PDCA循环等经典管理工具,并辅以详实的量化指标与丰富的临床实证,多维呈现了改善项目的显著成果。本次汇报不仅全面展示了护理团队卓越的专科护理质量改进能力,更致力于推广先进经验与理念,为持续提升护理服务内涵与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1-11号汇报人

12-23号汇报人

24-34号汇报人
汇报结束后,专家组对34项案例进行意见汇总,并选派专家代表就案例内容进行专业点评。
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副主任付阿丹指出:选题背景关键要素要充分,要结合医院个性化特点开展质量改善;设置改善目标要合理、明确、可量化,与主题和背景高度一致;质量改进的方法和措施作为连接“问题”与“目标”的桥梁,要充分体现其科学性、精准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分党委书记鲜于云艳指出:案例选题应契合专业特点,主题不易过长;涉及内容与主题要高度吻合,措施与原因之间必须逻辑对应;指标评价体系要合理规范,要以科学性与证据为基础,同时兼具评价指标的系统性、全面性、专科性、前瞻性、动态性、导向性和可测量性原则。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李素云就相关案例立足专科难点、体现数据优势、锁定关键人群等给予了高度肯定,同时指出:要做好要因分析,运用科学工具筛选出“关键要因”,然后对筛选出的要因用事实和数据进行真因验证;应重点关注案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要充分运用合理的管理工具,为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和巩固成果提供清晰的路线和语言。

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主任王莉总结指出,案例选题应紧扣国家政策与学科关键问题,突出专科特色和结局设定,明确量化评价方法。她强调,护理质量提升工作需聚焦临床痛点,坚持问题导向驱动精准改善,切实解决患者面临的护理难题;要充分激发护理团队创新活力,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模式;要着眼长效发展,注重优秀经验的总结,构建标准化、规范化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让质量改善成果惠及更广泛患者群体。

经评委综合评分及工作人员统分核查,本次评审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及优秀奖10项。

此次评审以“质量引领、专业共进”为核心宗旨,在系统评估护理质量改善成效和遴选标杆的基础上,有效结合评审竞赛与专项培训,构建了跨机构、多层次的专业交流与学习平台。下一步,武汉市护理质控中心将持续完善质量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多机构协同、多层次联动的交流培训机制,通过精细化管理与专业化建设并举,推动全市护理事业向更高质量、更富内涵的目标稳步迈进!
撰稿:康亦凡
摄影:袁利玲
编辑:喻小红
审核:王莉
供稿:武汉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
2025年8月